放在H1标签内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Sealand News  海联新闻
  • 145X60
  • 145X60

为什么开一间酒店正在成为好IP的选择?

来源:迈点网 | 作者:迈点网 | 日期:2018年4月8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消费升级和IP赋能正在为传统的酒店产业带来新变化。

过去由于低端产品线的单店盈利较弱,酒店行业一直靠强化标准与扩大规模来获取盈利。其中,经济型连锁快捷酒店数量在行业占比一度高达60%。

近年来,对市场风向保持了高度敏感的华住、锦江之星与首旅如家等曾经的快捷酒店集团,已经完成向中端酒店的全面转型。作为率先尝试酒店业升级的试水者,之前的桔子和现在的全季、和颐等品牌,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曾经遍地的汉庭和如家们。

这些酒店所推行的升级在本质还未能满足大量个性化需求的释放——经过升级的标准化产品可以提供舒适,但却很难满足个性。

酒店业需要新的想象力、合作伙伴和新对手的刺激。

在当下的中国,标准化酒店的传统商旅客户数量依旧保持稳定。由商务部出具的《2017中国住宿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6年全国限额以上住宿企业营业收入为3791亿元,比上年增长 4.0%。

更值得关注的是,以休闲、体验为主要诉求的非标准住宿市场规模连续三年保持50%以上的高速增长,成为酒店业消费升级、行业结构再造和产业链重塑的关键变量。

对于消费者来说,提供差异化内容的非标产品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满足个性化的需求与体验。

这样的产品在这一轮的消费升级中刚刚出现,比如chao酒店和瑜舍这样的非连锁型精品酒店,以及搭载了知乎、网易云音乐等IP内容的亚朵x系列。

《报告》同时指出,“住宿+X”的复合发展将成为行业的新模式。这意味着外来者可能拥有机会,竞争将跨行业展开。像MUJI、茑屋这样的这样已经跨界生长出酒店功能产品的生活方式品牌,已经在向裂变中的酒店业展示自己的新战果。

即使从目前来看,酒店业因为长期积累的专业深度与壁垒,一时还不可能被几家“门外汉”轻易撼动。但变化的确在发生。

不仅酒店自身迎来了新时期的机会,对于更多在这一次消费升级中希望占领年轻人生活的品牌来说,酒店也不失为一个占领认知的好场景。

酒店的自我改造,IP化只是第一步

根据《2017中国住宿行业发展报告》,在中端酒店领域,前十大品牌占据了64.8%的市场份额。酒店行业日益向头部集中后,亚朵这样的后入局者就必须考虑差异化的打法。

2012年成立后,定位中端、打人文情怀牌的亚朵一直以“直营+加盟”的方式扩张自己的门店,截至目前,亚朵旗下各系列酒店的累计数量已超过170家。

每一间亚朵酒店都开辟了24小时的阅读区域,被称为“竹居”;而入住亚朵后,你会在房间收到值班经理的问候卡片,中意的寝具则可以在其淘宝店直接购买。

1234

上篇:

下篇: